-
无论在学校学习期间,还是在职业生涯中,学习(工作)都占据了我们大量的时间,主导了我们的情绪,甚至定义了我们的身份。当我们遇见一个新朋友时,很少会问“你结婚了吗”,或者“你的爱好是什么”这类问题,大多会问“你是做什么的”。我们的回答不仅能让别人初步了解自己,而且塑造了自我形象。难怪我们这些经济学家如此热衷地强调,我们的研究洞察了经济领域的实质,并非世俗肤浅的财务计算。
的确,经济学家总是出人意料地对钱财之事漠不关心。钱财总是让我们心烦意乱,它既复杂又肤浅。我们常常假设它不存在,这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多少负面影响。大家也许很自然地想到向经济学家咨询有关收入方面的问题,但我不会只给出纯粹的理财建议。更令我着迷的是工作的环境,如办公室管理、真理与谎言、权力与晋升。
这部分内容将自由市场的原则运用到日常工作安排之中,并从相对优势理论的角度分析最终职业选择问题—我应该追逐金钱,还是追求自己的梦想?它还会为一个不相信自己能够妥善使用“横财”的彩票赢家提出建议。同时,它也回答了一个古老的问题:金钱是否可以买到幸福?如今它是“幸福经济学家”热切关注的话题。简短的回答是,金钱当然可以买到幸福,但不要期望它会很便宜。
这个夏天我即将毕业,申请了几家大型银行和咨询公司的职位。我已经收到了好几封聘用函,但都必须在10天之内回复。这些工作都很不错,我也不想失去它们,但是,我仍然想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机会。我应该怎么做呢?
苏珊 史密斯,英国剑桥
亲爱的史密斯女士:
许多公司会耍“聘用函轰炸”的把戏。一些职业规划顾问认为,如果某家公司有这样的行为,你就不应该为其工作。但是,只有当你假设人力资源部门能够代表整个公司时,这个推理才有意义—庆幸的是,大多数情况并非如此。
博弈论注重游戏中下一步的行动,以及此后逆向推理的过程,这将为你提供更可靠的建议。对一家只雇用一位职员的小公司来说,可能会要求一个快速的决定,这是合乎情理的。但是,大型公司却在博弈。取消聘用函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好处,因为如果你在1月时是一位值得聘用的新职员,你在6月时同样也是。
公司可能试图通过一个严格的政策,以使这些威胁更可信。然而,一个被迫接受聘用的毕业生实质上发出了这样一个信号—他们没有信心得到其他公司的聘用函。如果那些质量最好的应聘者由于延迟接受聘用而被拒之门外,这个用人政策会导致公司最终聘用的是一批低层次的新职员。
如果你在接受这种“轰炸式聘用函”之前能等一等,你将发现,要么威胁无效,要么聘用函被收回。如果情况为后者,此时,你就可以下结论了: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接受这份工作,因为你的同事都是二流的。你应该彬彬有礼、不要急躁,并耐心观察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。